疫情造成死亡率攀升!父母該如何跟小小孩討論「死亡」?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疫情造成死亡率攀升!父母該如何跟小小孩討論「死亡」?

疫情造成死亡率攀升!父母該如何跟小小孩討論「死亡」? 媽媽妞、親子妞、媽媽聊聊、父母、小孩
share
心動瞬間_

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全球死亡人數突破百萬,全世界的家長都在問:「怎麼與孩子談死亡?」專家說,肺炎與否,我們遲早都要與孩子談生死。

 

祖母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寶拉·史班(Paula Span)記得,孫女第一次問起有關死亡的問題時,只有三歲多一點。「奶奶,妳快要死了嗎?」沒有人比幼兒更直白。史班想了想,盡量實事求是地達到:「是的,我有一天會死,但那還有很久很久。」其實史班已經70歲了,她的死亡大概不會在「很久很久以後」,但是對一個學步兒來說,20分鐘就是永遠,所以史班這樣說也不算誇張。

 

 

 

如何跟學前兒講「死亡」?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注意到死亡,也許從無意中看到死掉的瓢蟲開始,遊戲時可能也會牽涉死亡的劇情。但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死亡的意義,遊戲時假裝一個巨人吞掉一隻貓熊,過了一會兒吃撐的巨人就會把貓熊吐出來,而貓熊毫髮無傷。

 

 

 

跟學前幼兒談生死,是完全符合其年齡的話題

隨著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病毒令校園、公園關閉,眾人戴上口罩,家長頻頻提醒孩子洗手,可能伴隨著一句嚴厲的提醒「不好好洗手你會生病、會死掉!」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異樣的氛圍,很難不問起死是怎麼一回事。

 

大部分孩子的第一個死亡經驗,可能是寵物死去。但第一個人類死亡經驗,極可能是祖父母去世。流行病當然不幸,但也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我們跟孩子談談這個平常難以啟齒的話題。

 

別說「他只是睡著了」、「他去一個更好的地方」,父母往往會避重就輕,芝加哥創傷諮商師基亞·費雷爾(Kia Ferrer)說:「很多父母會說,可是爺爺奶奶已經活了很久,他們交了很多朋友,見證了歷史,現在該是他們休息的時候了。」但是這番話只能安慰自己,不能減緩幼兒對死亡的疑慮。發展心理學家、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生死學講師蘇珊·布拉克(Susan Bluck)說:「如果我們這樣應付一個4歲孩子,他就會學到:死亡是一件壞事,是不能談的事。」

 

布拉克解釋:孩子在學齡前,就應該學會關於死亡的三個基本概念:第一,死亡是不可回復的,「上了天堂就不會再回來」。第二,死亡會使生物體失去所有的功能。第三,死亡是普遍性的,所有的生物都會死。

 

但我們也不需要長篇大論地說教。唐娜·舒曼(Donna Schuurman)說:「不要閃避孩子提出的問題,但不用做過多解釋。」舒曼是波特蘭道吉死亡中心(Dougy Center)執行長,該中心專門輔導幼年失怙的孩子。她說:「告訴孩子死亡是什麼。聽聽孩子怎麼想。給他們時間消化心中的感受。然後輕鬆地說:『好了,我們去玩吧。』」

 

對於死亡,每個孩子能接受的、能理解的範圍,視年齡與個人心智發展而有所不同。學前幼兒可能還不明白葬禮的意義和成人世界各種各樣隱晦的說法,所以我們解釋死亡時要盡量用直白的字眼。例如,史班說,不要說什麼「我們失去爺爺了」、「爺爺睡著了」、「爺爺去一個更好的地方了」。這些說法只會令孩子更迷惑

 

費雷爾說,從5到7歲起,孩子就開始了解生命的週期,知道萬物有生就有死。爸爸媽媽可以告訴他們,人也跟其他動物植物一樣,會長大、會死掉。對更小的小孩,可以用玩具做比喻,即使3歲小孩也理解玩具有舊得壞得不能再修理的時候。至於葬禮儀式的意義,可以在孩子8歲以後再慢慢帶領他們認識。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奪10萬性命,「來不及說再見」的遺憾

小孩邊睡邊哭到底要不要叫醒?夜驚、惡夢的「區分方式」&「安撫辦法」

神隊友來支援?5招幫媽媽度過居家防疫期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不孤單!你擔心的、傷心的、焦慮的我們都懂。

快來加入私密社團「媽媽妞真心話」,一個屬於媽媽們的交流小天地~

 

 

 

註:本文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share

韓國超商GOT7「馬克定食」又掀話題!牽絲起司片+年糕難以抗拒、熱量爆千卡也要吃

韓國超商GOT7「馬克定食」又掀話題!牽絲起司片+年糕難以抗拒、熱量爆千卡也要吃 馬克定食、GOT7
share
心動瞬間_

沒有比泡麵更完美的宵夜了吧!

深夜肚子餓或嘴饞時,總會忍不住想要來碗泡麵療癒一下,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韓國人氣「三養辣雞泡麵」更是最佳首選!在韓國就曾有韓團GOT7成員馬克的粉絲將這款泡麵研發成創意料理,並且用自家偶像的名字來命名,跟著妞編輯一起來認識這道近期又爆紅的「馬克定食」吧!

 

 

「馬克定食」由來

source:ALL THE K-POP

「馬克定食」的誕生源於粉絲們的愛,韓團GOT7成員馬克的粉絲希望偶像能夠被更多人認識而透過「馬克」的名字來命名這道創意料理因其美味程度和食材取得的便利性很快就在社群上發酵,就連馬克本人也多次在節目和電台上親手製作這份來自粉絲的美意!

 

 

「馬克定食」怎麼做?

source:ALL THE K-POP

「馬克定食」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準備一台微波爐和熱水,食材部分則是先選一款自己喜歡的辣味泡麵(最多人推薦韓國三養奶油白醬辣雞鐵板炒泡麵、沖泡式辣炒年糕、小熱狗、起司片等加入熱水後放入微波爐加熱2分鐘即可享用,這是最初代的「馬克定食」版本,再到後來又有更奢華的蟹肉棒、御飯糰和溏心蛋配料,美味程度爆增(熱量也是XD,讓馬克定食的討論度再次攀升!

 

 

「#마크정식」效應

在Instagram搜尋「마크정식(馬克定食)就能看到許多人分享(妞編輯已口水直流),同樣的做法妞妞們也可以將泡麵換成冬粉、炸雞或是來個「多人份馬克定食餐」,想必也會超美味~還沒吃過的妞妞,今晚宵夜就決定是它了!

 

 

註:文章之影片及圖片版權皆屬YouTube開放資源,上傳者並非妞新聞或編輯,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