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減肥可能導致「痛到無法呼吸」?名醫詳解膽結石成因、高風險族群、日常保養5重點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斷食減肥可能導致「痛到無法呼吸」?名醫詳解膽結石成因、高風險族群、日常保養5重點

斷食減肥可能導致「痛到無法呼吸」?名醫詳解膽結石成因、高風險族群、日常保養5重點 膽結石、膽囊癌、風險、遠離三高、斷食
share
心動瞬間_

5招日常保養一定要學起來!

膽結石平時不痛不癢,但是痛起來卻可能要人命!藝人小禎就曾經因為膽結石,痛到形容「真的是痛到歪掉!痛到無法呼吸…」。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每10到15人就有1人有膽結石,為什麼有的人容易發生膽結石,有的人卻不會?有人說是水喝太少、吃太油才會造成膽結石?膽結石可以放任不管嗎?會變成膽囊癌嗎?膽結石最令人擔心的併發症是哪一些呢?胃腸肝膽科名醫除了一次為大家破解膽結石3大迷思之外,並提醒凡是有三高、長期採取斷食減肥的族群,都要小心中鏢!日常注意5要訣,能遠離小石頭搗蛋,不必擔心「養石為患」!

 

 

 

【膽結石的成因】

膽結石是怎麼形成的?膽結石與飲食有關係嗎?

臺安醫院內科部主任、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志盛表示,膽位在身體腹部的右上方,其實「肝膽相照」,膽囊也位在肝臟旁邊。膽的生理功能是負責消化,也與肝膽胰這些系統連在一起。膽囊裡面儲存膽汁,膽汁是用來消化溶解脂肪,也就是把大顆的脂肪滴,透過膽汁的溶解為小滴的脂肪滴,藉著再排到腸道,透過一些消化酵素,把這些脂肪變成更小的分子來吸收。所以,如果沒有膽汁,就無法把這些脂肪很好的消化溶解。

常見切除膽囊的患者會詢問:「膽囊切除後,是否一輩子都沒有膽汁了?」其實,這是一個迷思。事實上,膽汁是從肝臟製造,並不是由膽囊製造,膽囊只是一個容納的器官,用來儲存膽汁。而膽汁裡面含有一些膽固醇、膽酸、膽盬,其實膽汁是一個富含油水混合的物質,如同一杯水上面倒一點油,油就會浮在水的上面,呈現油水分離。膽汁長期處於這樣一個不穩定的平衡當中。另外,膽汁中的膽固醇的結晶較小,因為要溶解的關係,所以,和一般人說的三酸甘油脂的結晶,並不太一樣。

 

為什麼會產生膽結石呢?

蘇志盛醫師表示,主要因為膽酸、膽盬會形成一些結晶體,如果處於不穩定狀況,就會變成大顆粒,當一直滾動的時候,就會變成沙子、泥巴,最後就如滾雪球一樣變成大結石,於是就形成膽結石了。所以,也有人做超音波檢查的時候,會發現膽囊有一些膽沙與小的結晶體,就會非常擔心問醫師該怎麼辦?會不會一輩子就會有膽結石了?

其實,處於這樣的階段,還未必會有膽結石,因為還在剛開始形成,有時候小的結晶體會自己排出,如果飲食控制好,會自動溶解而排出。但是,相對的也有人很容易滾出多顆結石,甚至愈滾愈大顆。

膽結石的形成與飲食很有關係,如果吃的比較油膩,就容易促進膽囊的油水不平衡,就容易形成膽結石了。至於,膽結石的形成與水喝太少有關嗎?蘇志盛醫師表示,那就不一定了,因為很難做系統性的研究來證實。此外,研究發現以人種來說,美洲人因為平時飲食吃的比較油膩,所以發生比率較高,而發生率比較低的區域像是非洲,可見飲食影響很大。台灣飲食習慣也趨向西化,所以要特別小心。此外,在早年衛生環境不佳,有一種叫「中華乾吸蟲」是一種寄生蟲,會在膽道跑來跑去,就會形成膽道的感染,久了之後也會造成膽色素的沈澱,而形成膽管結石。

 

 

 

【膽結石的症狀】

再來看罹患膽結石有什麼症狀?蘇志盛醫師表示,膽位在肚子右上方,在肝臟下方,當膽結石不適症狀剛開始發作,都是結石堵住了膽囊的開口,擋在此處無法進出,當塞住之後,身體會出現反射動作,想把結石推擠出去,用力一擠的時候,平滑肌會收縮,就像抽筋一樣,一陣一陣的;但是膽囊又不像是骨骼肌一樣抽筋比較頻繁,而是會比較慢的,但是強度會愈來愈強,所以會感覺到一陣收縮,如同「宮縮」一般,而疼痛指數則要視石頭阻塞的程度或大小。

 

有一種情況很麻煩,如果石頭不會擠一下就彈掉,而是愈擠竟卡在膽囊出口,就會完全塞住,但是石頭也會拼命相衝出去,因此會形成膽囊愈來愈脹,一開始是擠壓的痛,後來變成膽囊整個脹痛,此時的疼痛就不太一樣,不是收縮的疼痛,而是感覺右上腹很脹痛,然後慢慢蔓延到右邊後背疼痛,一般這樣可能已經疼痛1個小時以上。

 

 

 

膽結石除了卡在膽囊出口,還會跑到別的地方嗎?蘇志盛醫師表示,其實膽結石也可能跑到膽道,人體的肝臟、膽囊、胰臟這三個器官是透過膽管與胰管連動在一起,這些管子是負責把膽汁運送到十二指腸。這些管道很細,大約寬度只有0.5~0.6公分以下。如果剛吃完食物後,呈現空腹狀況,都已經消化完,這時管子因為沒有膽汁,都排光了,此時管子只有0.3公分左右,非常細。可是如果此時有一顆石頭想衝過去,正好界於0.5到1公分的膽結石,這種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尺寸,想跑出去又出不去,正好卡在膽管裡面,所引起的疼痛不亞於卡在膽囊的疼痛。當膽道有結石阻塞的時候,也會引起發炎反應,不僅容易引起黃疸,此時阻塞的膽汁對細菌也是一個溫床,可能有細菌感染,出現發燒、噁心、嘔吐等連帶系統性症狀,甚至細菌大量滋生,趁虛而入很快跑到全身血液,而有敗血症的風險。

 

此外,膽結石也可能跑到胰臟,因為膽管的末端就會進到胰臟,透過跟胰臟的聯合,才到十二指腸,石頭如果小一點的,剛好跑到最末端,偏偏膽管和胰管的最末端有一個括約肌存在,而括約肌有點像橡皮筋,一般如果正常的時候是收縮關閉,如果石頭剛好掉在這個位置的話,正是胰管處塞住,就會引起胰臟發炎。卡在此處大約是更小0.3~0.5公分之間的結石,也因為括約肌關閉,所以結石也跑不出去。

卡在膽囊與膽管,一般在人體中間偏右的位置,而胰臟是肚子上方偏左的位置,所以,一旦胰臟開始發炎,剛開始會中間上腹痛,隨著時間變化,會感覺疼痛會往左邊,並且慢慢跑到左邊背部。臨床上也曾經收治過患者剛好膽管或膽囊發炎,而且剛好也有石頭卡在胰管,正好屬於綜合性,一下子右上腹痛、右背疼痛;然後一下子又有左上腹痛、左背疼痛;經過抽血檢驗發現,原來是膽管併發胰臟發炎所致。

卡膽囊開口:右上腹脹痛、右背疼痛

卡膽道:黃疸、發燒、噁心、嘔吐

卡胰管:中間上腹痛、左上腹痛、左背痛

 

 

 

【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

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主要是「4F」,好發在女性、40歲以上、肥胖者,以及多產婦,可能是膽結石好發族群。有時候看到年輕男性、瘦瘦的有腹痛,看起來就不像是膽結石。是否還有其他危險因子?如果本身有在服用荷爾蒙藥物、抗生素藥物,以及屬於「三高」的患者,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人,以及代謝症候群患者,都與膽結石有共病的關係,罹患風險也會增高。

 

 

 

【診斷膽結石3大關鍵】

診斷膽結石卡在哪一個部位,有什麼方法呢?蘇志盛醫師表示,要診斷膽結石通常有3大關鍵,除了本身有疾病史、高風險之外,另一個是抽血,以及影像檢查。

 

1.疾病高風險:

醫師需先問診了解患者是否為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齡、性別、懷孕、家族遺傳、肥胖、快速減重、使用全靜脈營養、三高、肝硬化、克隆氏疾病、迴腸切除及溶血性貧血。

 

2.抽血檢查:

檢測肝膽指數,包括GOT全名是天門冬胺酸轉胺酶、GPT全名是丙胺酸轉胺酶,GOT與GPT高於正常值25倍以上(GPT>1000U/L),濃度過高代表可能膽道阻塞發炎,需再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

 

3.腹部超音波檢查:

非侵入性、準確率高,空腹下檢查,幾乎95%機率都能檢測出來,甚至比電腦斷層還精準,因為超音波可以移動,能從不同角度檢查,尤其有經驗的醫師就能判斷膽結石卡在哪裡。

 

西方人多半是屬於膽固醇比較油的,多為金黃色脂肪的顆粒。東方人的膽結石比較跟膽色素有關,以混合型居多,顏色偏墨綠或黑色,有年紀較大的患者,顏色可能混合型,有黃色,也有黑色。這種結石的顆粒也要看膽固醇的比例,因為油比較輕,如果膽固醇比較多者,結石多半比較輕,但是麻煩的是結石也比較多顆,質地也偏軟。反而是屬於膽色素多的結石會比較硬,甚至有時像「黑金剛」。

在治療的時候,會以鐵絲網,或汽球,或以外科手術把石頭夾出來,「黑金剛」質地的結石,取出來就像是傳說中的「舍利子」。

 

 

 

【膽結石治療方法】

膽結石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什麼時候需要治療?什麼時候需要擊碎小石頭?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把整個膽囊都拿掉?如何選擇?蘇志盛醫師表示,膽結石的處置非常兩極化,無症狀的膽結石,大部份可以和平共處就好,但是石頭小不一定都沒有事,可能卡在膽管;相對的,石頭大也未必都會出事,因此與石頭的大小沒有絕對的關係,要不要處置的關鍵,不在於石頭大小,仍然在於是否有出現症狀。簡單來說,是否要處置取決於有症狀就要積極處理,沒有症狀就可以和平共處。但是,膽結石無症狀者仍然要定時追蹤,避免有跑到其他地方引起併發症風險。

 

如果膽囊發炎,無論是歐美或日本研究,都建議還是要把膽囊割除,膽結石也一碰拿掉,這是治本的方式。為什麼呢?因為發現在很久以前,傳統做法只拿石頭不割除膽囊,再打抗生素治療,看看能否改善,結果證明是可以改善,但是復發率很高!因為膽囊中有膽結石,平滑肌會不斷收縮,長期刺激之下,膽囊的收縮功能會受影響,膽囊變成如同死水,即便手術把石頭取出來,過一陣子石頭又會跑出來。會使得油水不相容的動態平衡,會反覆形成,患者可能面臨再開刀的情況。後來根據長期的觀察發現,還是採取一次把膽囊割掉的治本治療方式最佳。

 

至於,使用藥物能控制讓石頭變小,或是消失不見嗎?在很早期對於很小的膽沙與結晶,有一些俗稱「化石」的藥物,可以稍微溶解小顆粒,但是如果結石已經很大又鈣化成形變硬,就很難靠藥物處理。

 

至於取出石頭有哪一些手術方式呢?有傳統手術開膽囊,但是現在已經使用腹腔鏡手術,從早期四個洞、三個洞、現在已經有單孔腹腔鏡手術可以選擇,但是有適應症,包括肚子不能開過刀、沾黏不能太嚴重、膽囊不是脹的很厲害、膽囊沒有破掉、沒有導致其他併發症,這樣就有機會可以嘗試使用單孔腹腔鏡手術,把整個膽囊取出來,並且併發症更少。此項手術也考驗著醫師的技術,即使三個孔的腹腔鏡手術孔洞也很小,恢復快速,但是,如果石頭很大又很硬,就無法從小小1公分的孔洞取出來。

 

 

 

整個膽囊拿出來後,就能一勞永逸嗎?

把整個膽囊拿出來之後,就一勞永逸了嗎?其實,可以很有效降低復發機率,年輕患者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把膽囊割除,一輩子都維持的不錯,都沒有什麼併發症。唯一在早期膽結石的人,如果膽囊割除後,失去膽囊的調節,當飲食吃的比較油之後,油脂都無法被吸收,就會變成油便排出來。有人很高興,把這視為天然「油切」順便減肥,事實上,身體是很能適應的,當一個器官消失了之後,膽汁還是會繼續從肝臟分泌,最多只是在早期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有這樣天然油切感,感覺有變瘦,但是隨著時間過去,身體會又自動調節回來,就跟正常的一樣。

 

總括來說,膽結石依症狀有無分成三種處理方式:觀察與等待、膽囊切除手術和膽結石溶解治療。內科治療在於減少併發症和清除結石;外科手術是最有效預防膽結石復發及併發症發生的方法。

 

膽結石溶解藥物

膽結石溶解藥物會考慮用於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或有可能會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但不適合手術者。常見的膽結石溶解藥物主要是膽酸類藥品: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常見商品名:健膽舒),小顆的膽固醇結石使用藥物治療較容易成功,而色素膽結石使用藥物治療比較沒有效果。不可和含鋁制酸劑或膽酸結合抑制劑一起併服,研究顯示平均每個月可以減少1mm的結石,但膽道阻塞的病人禁用此藥。

 

膽囊切除手術

有症狀的膽結石都應接受膽囊切除手術治療,手術主要分成: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和傳統膽囊切除手術。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有較低的死亡率、住院時間較短、較少組織傷害、術後回復較快等優點,因此目前多傾向使用此方法。

 

 

 

【膽結石日常保養5要訣】

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改善,都有助於預防膽結石。尤其,肥胖是膽結石的高危險因子,平時要多運動控制體重;但是不宜採取禁食或斷食快速減重方法,反而容易釀成膽結石產生。

 

要訣一/飲食正常篇

飲食規律助消化!多吃不飽和脂肪酸!

三餐要定食定量:

三餐要規律定食定量,消化功能運作才會好,少吃高油脂含飽和脂肪酸食物,(如牛、豬、羊、雞、奶油),多吃不飽和脂肪酸(如魚類、堅果、橄欖油),以及多補充纖維質食物。

 

要訣二/控制體重篇

肥胖養石為患!過度肥胖結石易好發!

肥胖是結石大患:

根據統計,BMI超過35以上過度肥胖的人,膽結石好發率很高,所以只要體重控制,就可以有效降低膽結石的發生風險。宜採取飲食調整和運動來達成,每個月減重勿超過1.5公斤。

 

要訣三/危險減重篇

禁食斷食有風險!膽汁積在膽囊長結石!

勿快速過度減重:

坊間流行168斷食,兩餐間隔16小時,要在8小時內吃完兩餐;在空腹的時候,都沒有油脂進來,膽汁無法做「排空」的動作,膽汁就會一直積在膽囊,時間一久就容易形成結石。

 

要訣四/規律運動篇

多運動防結石!規律運動做耐力訓練!

養成運動好習慣:

建議要進行規律運動,研究指出,每星期5天以上,每天30分鐘的耐力訓練,可以減少30%膽結石發生率。運動每次30分鐘、每周至少5次,包括腳踏車、跑步、游泳等。

 

要訣五/選吃好油篇

油水平衡最棒!攝取好油健康綠油油!

攝取好的油脂: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濃度較高,可減少膽結石生成,宜適量攝取Omega-3、9脂肪酸食物,提升血液HDL濃度,如深海魚類、堅果類、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玄米油等。

 

蘇志盛醫師提醒,避免「養石為患」,需要從日常控制體重、飲食少油脂、選擇好的油脂、維持固定運動,尤其不要採取極端斷食減重方法,以免減重不成,反而造成膽結石上身。

 

 

 

【膽結石小心5大併發症】

蘇志盛醫師表示,仍然要提醒小心膽結石併發症,90%膽結石終其一生可能沒有感覺,相安無事;但是10%的人可能在一次大餐之後就出現右上腹疼痛,這10%的人當中有4分之1的人可能是膽囊發炎,而有8分之1到10分之1的人是膽管與胰臟發炎。剩下一半的人平時會偶爾痛一下,就不痛了,反覆這樣,也沒有達到發炎程度,這種情況就是石頭卡住平滑肌引起的收縮疼痛,大部份人以為是胃痛,也比較容易因此誤診。

胃痛與膽結石引起的疼痛,其實有一個小小的差異。一般吃飽之後,膽囊要負責把膽汁推出去幫助消化,大概在吃飽後半小時就會有出現膽結石引起的疼痛。

膽結石患者除了腹痛,若伴隨發燒、黃疸、血液生化檢查數值異常,小心併發症產生,恐有生命危險。急性膽囊炎是最常見的併發症,膽結石最常出現的癌症,則是膽囊癌與膽管癌。

 

1.急性膽囊發炎

結石卡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膽汁無法排出,會造成急性膽囊發炎,膽囊腫脹發炎,甚至使供應膽囊血流循環不佳,而有膽囊缺血壞死。反覆急性膽囊發炎也可能造成膽囊慢性發炎。

 

2.膽管發炎

膽道是連接肝臟、膽囊與十二指腸間的通道,功能為運送肝臟製造的膽汁至腸子。一旦膽道阻塞,就會出現黃疸、尿尿顏色深茶色等症狀,嚴重甚至引起膽管發炎,造成敗血性休克。

 

3.胰臟發炎

造成急性胰臟炎的原因有很多,約70%的病人是因膽管結石,急性胰臟發炎是最令腸胃科醫師擔心的併發症,一旦發作,可能會在一週內出現全身性的器官衰竭。

 

4.膽囊癌

膽囊經過慢性發炎的階段,才有膽囊癌發生的機會,都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形成病變,膽囊癌好發的年紀幾乎都是老年人。當發現的時候,往往可能已是晚期轉移至肝臟或其他器官。

 

5.膽管癌

膽管是膽汁運送的通道,依據所在位置,又分為肝外膽管、肝門膽管與肝內膽管,因此發生於這些部位的癌症統稱膽管癌。癌變的原因與膽道結石、膽管反覆發炎有關。

 

 

 

【破解膽結石3大迷思】

迷思一:網路傳言:「多喝啤酒、橄欖油可以幫助快速排出膽結石,是真的嗎?」

A:在此要澄清,所有的正常飲食包括攝取蔬果,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想透過某一種飲食方法去改變膽結石,就要注意是否有科學實證。以橄欖油來說,即使能化掉結石,但是往下跑到膽管的話,又正好卡在膽管或胰管,引起膽管發炎、胰臟發炎的話,就更棘手了。有人誤以為恰巧排出了黃粽色的物質,看起來好像是膽結石,以為是大量喝橄欖油排石成功,其實不然,那只是橄欖油的油脂成分在腸道經過分解後,與大便混合的產物。

 

迷思二:震波治療對於膽結石有效嗎?

A:震波治療常用於腎結石的治療,適用此方法的條件是石頭要固定,而腎結石就位於腎臟內,所以可以瞄準,如同有固定標靶,然後就能射箭命中;但是,膽囊是一個水球狀的結構,膽結石就會在裡面浮動,而使用震波的時候,一震可能石頭就飄走了,只要瞄不準,就很難命中打到,就無法有震碎的效果。此外,也擔心即使有震碎,萬一跑到膽管或胰管,引起膽管發炎、胰臟發炎,就更麻煩了。

 

迷思三:膽結石放任不管,真的會變膽囊癌嗎?有併發癌變的時間性嗎?

A:膽結石最常出現的癌症,就是膽囊癌與膽管癌。膽囊癌好發的年紀幾乎都是老年人,年紀最長大約是70歲以上,都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形成病變。而膽結石常見的好發年齡是40歲以上女性,但是也有比較年輕20~30歲就有膽結石。

所以,估計膽結石在體內磨個10~20年以上,膽囊經過慢性發炎的階段,才有膽囊癌發生的機會,所以幾乎都是老年人居多。此時治療的情況都不太理想,當發現的時候,往往都刺穿出去了,可能已經是晚期轉移至肝臟,或是透過淋巴轉移到其他器官,開刀手術拿不乾淨,化療也恐無效,就會影響存活率。

 

 

 

【延伸閱讀】

膽管狹窄卡結石,內視鏡難移除怎麼辦?電震碎石術成功取石! 

男採間歇性斷食減重,腹部劇烈疼痛…竟釀膽囊炎險送命! 

懷孕可以喝咖啡嗎?研究:喝咖啡有助降低膽結石、腎結石等風險 

share

家有小孩爸媽必看「報稅節稅」懶人包!特別扣除額有哪些?年齡限制5歲以下?

家有小孩爸媽必看「報稅節稅」懶人包!特別扣除額有哪些?年齡限制5歲以下? 綜合所得稅、報稅、節稅、特別扣除額、生育費、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share
心動瞬間_

爸爸媽媽們報稅了嗎?

你報稅了嗎?又到了每年 5 月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特別提醒家有寶寶跟5歲以下幼兒要報稅的你,稅法有規定,可以扣除一些金額來減輕的負擔,記得善用這些特別扣除額省稅又利己!

 

 

 

如果是有收入的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要記得於每年 5 月申報綜合所得稅。特別提醒要報稅的你,稅法有規定,可以扣除一些金額來減輕的負擔,其可扣除的分為一般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

 

申報一般扣除額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僅可選擇其中一種方式辦理申報)一種是採用標準扣除額,就是不需要任何證明文件而照稅法規定的金額扣除,以 112 年度為例,可扣除金額,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合併申報者的是 24.8 萬元。

 

另外一種就是用列舉方式,如果於所得年度中有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置自用住宅貸款利息以及自住房屋的租金等項支出,且合計的總金額大於前面所說的標準扣除額時,就可以選用申報列舉扣除額,較為省稅。

 

而家有 5 歲以下孩子的媽媽們,特別扣除額節稅懶人包,讓你一次看懂!

 

 

 

醫藥及生育費支出,沒有金額上限

你本人、配偶和受扶養親屬年度中所發生的醫藥費或生育費都可以保留收據正本申報扣抵,只要是全民健保醫院的收據都合乎條件,包括掛號費和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都可以申報,而且有多少報多少,沒有金額限制,單是 1 張 100 元的掛號費收據,如果適用 30 %的稅率,就可以節省 30 元稅金,稅率越高節省的稅越多,所以不要小看 100 元的掛號費收據,積少成多,累積一年下來,節省的稅金也是很可觀的。

 

不過,美容手術這一類不屬於治療性質的花費是不能提出申報抵稅的。另外,醫藥及生育費受有保險給付部分也不能扣除。

 

*支付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的醫院者,應檢附填具抬頭之收據正本,或1.收據未具抬頭僅填病歷卡號碼者應檢附掛號證影本。2.收據正本遺失時,憑原單位開立之收據存根影本並註明「影本與原本無異」之字樣及負責人之蓋章證明。3.收據繳交服務機關申請補助者,應檢附經服務機關證明的該項收據影本。

 

*付給公立或與全民健保具有特約關係之護理之家及居家護理機構,可檢附其出具之收費收據及醫師診斷證明申報扣除。

 

*因身心障礙所裝配的助聽器、義肢、輪椅等支出,也可以憑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與統一發票或收據,列報扣除。

 

*因牙病必須做鑲牙、假牙或齒列矯正的醫療費,可以憑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及收據,列報扣除。

 

*付給公立或與全民健保特約之設置救護車機構,因救護車執行勤務依緊急醫療救護法收取之費用,可憑其出具之收款憑證申報扣除。

 

*因病情需要,急需使用醫療院所沒有之特種藥物,而自行購買使用者,可憑住院或就醫證明、主治醫師出具准予外購藥名、數量之證明及書有使用人為抬頭之統一發票或收據,申報扣除。

 

*因病赴國外就醫,只要能檢附國外公立醫院、財團法人組織的醫院、公私立大學附設醫院出具的證明,就可申報扣除。

 

*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因病在大陸地區就醫,所給付之大陸地區醫院醫藥費,也可申報扣除。申報時可憑大陸地區公立醫院、財團法人組織之醫院或公私立大學附設醫院出具之證明,並經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驗證後,自綜合所得總額中列舉扣除。

 

*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如屬因身心失能無力自理生活而須長期照護者,其付與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或其他合法醫院及診所的醫藥費,得依法扣除。

 

 

 

「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報稅 3 重點

1.治療性質醫療費用──

該筆費用是針對個人病痛接受治療而支付的治療性質醫療費用。

 

2.須為健保或財政部認定的合格單位──

必須為給付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醫院之醫療支出。

 

3.未獲理賠的醫藥費──

減除各險種之保險給付後,如有未獲理賠之醫藥費才可列報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5 歲以下每人每年扣除 12 萬,2025 年起調為 6 歲以下第一胎每年 15 萬元

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 5 歲以下〔民國 107 年(含該年)以後出生〕之子女,每人每年扣除 120,000 元。除了父母外,只要符合條件,可由祖父母或監護人列報該扣除額,意即隔代教養家庭也同樣能享節稅小確幸。

 

而去年(2023)12 月 19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 17 條修正草案,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刪除排富條款,適用年齡擴大至六歲以下,額度調高至第一胎每年 15 萬元、第二胎以上每年 22.5 萬元,新的扣除額修法將於 2024 年元旦生效,於 2025 年 5 月報稅時就能適用。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扣除:

(一)經減除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後,全年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在 20 %以上,或採本人或與配偶之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稅額適用稅率在 20 %以上。

(二)選擇股利及盈餘按 28 %單一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

(三)納稅義務人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計算之基本所得額超過同條例規定之扣除金額 670 萬元。

 

 

 

 

本篇文章由『嬰兒與母親』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至少省 5 千!新竹縣 5/1 起補助輪狀病毒疫苗,此外這些縣市都有補助!

快檢查自己中幾項!常見十大職場高風險生育危害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