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像打仗?15種方法,讓孩子不再挑食偏食

女孩的心動發現

Search

tags
Follow Us _
Follow Us _
service4n@niusnews.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45號11樓
@2024 niusnews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天天妞一下,天天好心情
service4n@niusnews.com
105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11樓
@2024 niusnews

吃飯像打仗?15種方法,讓孩子不再挑食偏食

吃飯像打仗?15種方法,讓孩子不再挑食偏食  幼兒飲食 、營養 、寶寶不吃飯怎麼辦、挑食、促進食慾
share

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常見幼兒餵食困難問題可分為「感官選擇性挑食」、「父母過度擔心」、「胃口有限」、「畏懼進食」、「具有潛在疾病」和「被忽視」六大類。

 

一般而言,若醫師診斷後沒有潛在性的器質性疾病,單純屬於行為方面問題,就會建議建立正確飲食習慣著手,包括訂好用餐規則、安排不吵雜的環境、善用各式方法促進食慾等

 

無獨有偶,美國也有一名營養師朱莉‧伯恩斯提出15種方法,她育有7歲三胞胎,面對三胞胎不同的個性和飲食習慣,她以自己的營養背景為基礎,嘗試各種方式來改善孩子們的挑食習慣,整理出15種好方法,讓孩子吃得更好更健康。

1.三餐定時定量

孩子需每3~4小時進行一次,包括三頓正餐、兩頓點心,由於進食次數多,因此家長也須隨時備好食物,像是在家時先預先買好相關食材,外出時則可準備便當保溫袋,放入溫熱食品隨時備用。

2.不定時準備驚喜

孩子的口味多變,也喜歡驚喜,因此家長可以每周固定1~2餐準備不同於以往的菜色,製造吃飯小確幸。

3.大人與孩子吃相同的食物

朱莉‧伯恩斯曾在多年前一次準備兩份晚餐,一份是給孩子們吃的料理,另一份是給大人吃的料理,然而準備起來除了較累之外,孩子看到大人吃不一樣的食物也會容易不專心,甚至吵著要吃大人食物,後來朱莉‧伯恩斯改變作法,大人小孩都吃相同的食物,孩子也漸漸能乖乖吃飯。

4.不批評孩子吃飯狀況

孩子吃飯難免會有挑食、邊吃邊玩的狀況,爸媽可以設一條最低底線,例如:孩子只要在一小時內吃完,中間過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盡量不批評,若是過於嚴苛,甚至擔任食品執法人員,反而會使孩子更抗拒吃飯。

5.多元嘗試新食物

讓孩子多元嘗試新食物可以降低偏挑食情形,可以將不受歡迎的食物包入喜愛的食物中,或是用孩子的偶像做舉例,像是球星麥可喬丹因為吃了豌豆才能保持健壯,藉此鼓勵孩子嘗試新食物。

6.添加美味醬料

若孩子仍抗拒部分食物,像是蔬菜,爸媽可以製作美味醬料,例如:凱薩醬、千島醬等,讓孩子能吃下這些菜餚。

 

7.提供營養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因此早餐相當重要,但現代人礙於生活腳步快,往往沒時間準備豐盛早餐,這時就可準備CP值高的食物,像是高纖豆漿、全麥麵包、荷包蛋等,用最短的時間製作最均衡的料理。

8.加入含鈣食物

國民健康署建議,0~6歲嬰幼兒每日應攝取300~600毫克的鈣,其中一杯240毫升的鮮奶就含有240毫克的鈣,因此每日應喝1.5~2.5杯左右,適當攝取鈣質才能幫助骨骼與牙齒發展,也才能長高高喔!

9.添加自然甜味

孩子愛吃甜,因此爸媽可以在料理中加入自然甜味,像是甜菜根、水果、蜂蜜等,滿足寶寶愛吃甜的慾望。

10.讓孩子參與做菜

讓孩子參與做菜可以促進他們吃飯的慾望,爸媽可以從買菜開始就讓孩子參與,一直到備料、烹煮都讓孩子擔任小幫手,當孩子看到自己創作出來的成品也會更有興趣,進而吃下去。

11.少吃垃圾食物

垃圾食物包括炸雞、薯條、漢堡等,這類食物大多高鹽分、高油脂,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因此應避免給予。

12.以健康零食做獎勵

不少市售零食兼顧美味和健康的優點,像是全麥餅乾、優格、燕麥穀物等,爸媽可以以此當作獎勵,讓孩子無形中吃下健康食物。

13.加入小巧思

爸媽料理食物時可以適時加入小巧思,像是用模具壓出星形胡蘿蔔、用剪刀剪出可愛御飯糰等,或是煎出笑臉荷包蛋,吸引孩子吃飯。

14.以身作則

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賴於父母的以身作則,因此爸媽也要遵守吃飯原則,避免節食、三餐不正常,才能讓孩子在優質的學習環境中長大。

15.偶爾破例

當孩子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可適時的放縱一下,例如:偶爾給予可樂、爆米花等食物,讓孩子淺嚐但不上癮,有助於維持長久的飲食習慣。

 

參考來源

 

延伸閱讀: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專家:先從練習吃___開始!

寶寶吃副食品之前,一定要知道的12個注意事項!

 

 

 

share

需要這個酷東西!手搖飲有這一杯隨「型」所欲,膳魔師多款環保杯一次收服四大飲料型♡

需要這個酷東西!手搖飲有這一杯隨「型」所欲,膳魔師多款環保杯一次收服四大飲料型♡ 膳魔師、THERMOS、環保杯、手搖、奶茶節、冷水瓶、搖搖杯、輕水瓶、多多桶
share
心動瞬間_

膳魔師都「行」環保杯

手搖人一生推!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手搖飲店也越開越多,到哪都可以看到人手一杯飲料,接近炎炎夏日到來,不論是喝飲料或喝水的需求都逐漸提升,一天一杯完全是歹灣郎的日常(上班族的療癒小確幸),尤其每年的《台灣奶茶節》最讓妞編期待♡ 而且妞編在一天一杯飲料的同時也有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使用環保杯來承裝飲品,累積了不少環保杯購買心得,這次就不藏私大公開好用首推的環保杯款來造福同為飲料控的妞妞們吧!

 

(圖由左至右)膳魔師-輕水瓶、冷水瓶、搖搖杯、多多桶

 

 

 

#最受歡迎手搖飲口味出爐~

無論是哪一「型」,膳魔師都「行」

從好幾屆《台灣奶茶節》的統計資料得知有四大類飲料類型最受妞妞們歡迎,分別有純茶型、嚼料型、奶蓋型與果酸型,這些飲料都各自需要適合的杯子來承裝,妞編實測【膳魔師】環保杯後發現任何一種飲料的型,膳魔師都行耶! 

不知道大家都有過那種難得帶上喜歡的環保杯出門,但到了店家購買飲料時卻被告知:「你這個大杯的會裝不下喔」的經驗嗎?(妞編有過超多次><)但妞編經過這麼多次經驗後已經得到真傳~環保杯買大不買小就對了!尤其這次妞編去踩點2023奶茶節得獎飲品時都是帶膳魔師的環保杯去裝~

 

像是「白蜜乃奶茶」這款屬於完全無配料的純茶型飲品就最適合使用膳魔師-冷水瓶來裝,1200ml超大的容量(想一次買兩杯裝一起也沒問題XD),還有可收納的活動提把方便外出攜帶~直飲上蓋,以及貼心的安全旋鈕設計一轉即開、關,可防止不小心打開或是外漏,超級貼心實用♡

 

若是嚼料型的「坎蒂拿鐵+琥珀珍珠」首推妞妞們使用膳魔師-搖搖杯,偷偷說這款杯型一直都是膳魔師超搶手的熱賣品項呦~嚼料型飲料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料太團結,有時用吸管吸料還會有卡住吸不起來的窘況發生(~_~;)

而這款杯型特別加上網格設計讓你在喝料時可以把料比較分散,不會卡卡吃不到料喔!另外大瓶口的設計加上超威的攪拌網格,能夠在沖泡飲品時更容易的搖晃均勻溶解粉末~(而且瓶身也有容量刻度設計,這樣運動時就可以知道自己補充了多少水分,根本就是健身人的福音杯款R~)放入冰塊或水果時也不用顧慮瓶口會太窄放不下;而瓶口貼心的隱藏式提把、安全鎖扣設計,不只外出攜帶更便利也不用擔心放在背包會因為晃動導致蓋子彈開或是瓶子躺下來有露出飲料的悲劇發生XD

 

奶蓋型的「招牌鳳梨酥奶茶」可以使用膳魔師-輕水瓶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飲口(很貼嘴唇),讓每一口的奶蓋都能更直接的喝到嘴裡(好幸福>///<)不像市面上有些瓶口設計不是太小就是太大(有時候都很疑惑為什麼設計要這麼極端),太小會喝不到,太大又會不方便入口飲用!但膳魔師這款輕水瓶的飲用口非常行R~ 飲用起來既便利又有安全扣環可以防止彈開和漏水,瓶子上蓋也有計量圈可以紀錄自己每天是不是有喝到適當的飲水量~瓶身淡淡的淺紫色也讓日常的使用上多了一份色彩~(苦悶的生活需要多巴胺RRR)瓶身自帶可攜式提把也讓外出攜帶更好使用!(可惡這樣妞編會每天都想來一杯了~~~

 

最後是「冬瓜洛神仙楂」~果酸型的飲品就要使用膳魔師2024全新推出的多多桶1200ml大容量與直飲口(貼合嘴形)的設計喝起來更過癮!大瓶口也能輕鬆放入冰塊,清涼冰鎮一口喝下超級舒爽~~(妞編很需要大瓶口,不然每次杯子都洗不乾淨會有異味留存超級困擾><)另外瓶身雖是大容量設計,但妞編實際使用上並不會有過於笨重的感覺~而且胖胖的瓶身超呆萌,還是水嫩的寶寶藍,不像過往的環保杯會有那種老氣的設計感~同時瓶身也有寬幅的手把設計讓攜帶方便外,握感上也更加舒適!

 

 

不管是哪一種飲料類型,妞妞們只要有膳魔師環保杯就絕對都行!想要天天來一杯也不是問題♡

小驚喜~膳魔師將於6/1-6/30推出【手搖狂粉炫一下】IG 挑戰活動!
妞妞們快手刀到膳魔師IG找置頂活動貼文~就有機會抽到【膳魔師都行】套組呦~(這種讚讚的活動不能放過呀~

另外,6/30
前到全台百貨專櫃選購【指定款大容量冷水瓶】還有超限量搶手優惠價$1099~獨家再送吸管刷組!(數量有限動作要快~

 


手搖人一生推什麼飲料都能裝環保杯這邊看>>>https://niusne.ws/9mg9m

 

 

 

 

 

 

攝影:彭琪芳

 

share
妞活動 _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廣告
latest news _
latest
READ MORE
New Member_
加入會員
歡迎使用fb帳號直接註冊加入會員。提醒您,別忘了驗證您的手機號碼,才擁有妞活動抽獎資格唷!
同意收到妞新聞電子報
已了解並同意 妞新聞會員權益聲明與隱私權條款
妞會員註冊
FACEBOOK快速註冊
粉墨誌女生研究室
Q.
姓名:
Email:
生日:西元
性別:
*請務必確認個人抽獎資料之正確性,若資料不全或錯誤,致無法核對、通知活動相關訊息或送達獎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
下一題